The Year of Being Agile (Part 1)
在我們團隊快要一年了
一年的時間
寶寶可以長牙
台灣可以賣出 10 億杯飲料
營業額可以突破千億…
營業額可以突破千億…
經濟部統計處: 飲料店營業額在台灣逐年攀升 |
不說飲料
最近回顧了這一年的行事曆
我是有點吃驚的
我是有點吃驚的
OMG!
原來工作的方式,可以這樣影響生活
越工作越有活力
原來工作的方式,可以這樣影響生活
越工作越有活力
如何影響呢?
我先賣個關子,先來看幾個大部分的組織會遇到的現象。
第一個常見現象:開週會
Why are meetings so ineffective?
一個規模不大的四人團隊
一人報告一小時
一場 weekly meeting 就是四個小時
一人報告一小時
一場 weekly meeting 就是四個小時
如果你曾經有在電影院睡著的經驗
應該不難體會四個小時以上的會議有多累
應該不難體會四個小時以上的會議有多累
為什麼 weekly meeting 要開這麼久?
畢竟是一週的進度回報,如果每個人報告一個小時
相當於把他五個工作天,一天八小時的工作量
用 40 倍速的快進,講給你聽
奇怪的是,我們心理從來沒有出現這樣的聲音
“哇! 我聽到了 1/40 的超級濃縮精華/乾貨耶! ”
我們只希望他能再快個 40 倍
這不能怪同事,就像在電影院睡著其實也不能怪導演
這不能怪同事,就像在電影院睡著其實也不能怪導演
沒有哪個導演拍片是為了讓觀眾睡的
比較可能的是 —
那個議題和你沒有共鳴
Great movies tell stories that have deep emotional resonance
|
第二個常見現象:同事間的工作互換困難
Why is collective work difficult?
我們很常因為負責了某個案子,後續的東西都交給你來處理
因為這是短期看來最省時間的做法
因為這是短期看來最省時間的做法
當你在公司一陣子了,你會自然而然地有一個對照表:
“X module 的問題要找同事 A
Y module 的問題找同事 B”
“X module 的問題要找同事 A
Y module 的問題找同事 B”
你應該也對這種情況不陌生 —
同事 B: “A 請假耶,這問題要等他回來才能處理喔! ”
很少同事 B 會說: “A 請假,那你先把東西給我,我可以處理”
同事 B: “A 請假耶,這問題要等他回來才能處理喔! ”
很少同事 B 會說: “A 請假,那你先把東西給我,我可以處理”
但其實,這種工作互換、集體協作的例子,在生活中明明很常見
比如說便利商店的店員,A 忙著做咖啡、B 來幫忙結帳
從沒見過哪個店員跟你說:
“不好意思我不能幫您結帳,負責收銀的今天請假,我只會泡咖啡”
“不好意思我不能幫您結帳,負責收銀的今天請假,我只會泡咖啡”
上述這種情況在組織裡卻很常發生,原因是什麼呢?
可能是訓練文化
不知不覺把 ”人” 訓練成一台 “機器” (咖啡機/收銀機)
不知不覺把 ”人” 訓練成一台 “機器” (咖啡機/收銀機)
因此當我發現這裡的 team member 可以輕鬆的交換手頭上的工作
我是很驚訝的
我是很驚訝的
Machine learning or human learning?
|
第三個常見現象: 加班
Why work overtime?
你有玩過比手畫腳這類的傳話遊戲嗎? 通常結果都是各種歪樓
你可能會說,如果大家都能看到題目就不會有問題
No,還是不行
比如先前 U Think I Do 系列
就把朋友、家人、社會、學校、自己
看到一件事情的不同面向
放在一張圖裡,非常有趣
比如先前 U Think I Do 系列
就把朋友、家人、社會、學校、自己
看到一件事情的不同面向
放在一張圖裡,非常有趣
不同角度的生命科學系
|
撇除那種時程明顯不合理的情況
大多數的加班來自於
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不同:
大多數的加班來自於
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不同:
以為自己了解對方想要的功能
↓
發現不是對方想要的功能
↓
“盡量” 修改,改不完就加班
↓
發現不是對方想要的功能
↓
“盡量” 修改,改不完就加班
這個 “盡量” 可能妥協了很多事情
如果前面幾次靠著加班,都很幸運的在 deadline 前完工了
如果前面幾次靠著加班,都很幸運的在 deadline 前完工了
再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,就會習慣性的把加班變成解決方法
而忘了去想該修正哪些流程
而忘了去想該修正哪些流程
又下班了?! 我還想工作
|
PM、RD、UX 都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、開發功能,在溝通不足、流程不透明的情況下,這個專案就會越來越像一個黑盒子
當老闆問這件事情什麼時候可以做完
是不會有人知道的
是不會有人知道的
高中物理就告訴我們,根據不確定性原理
專案的完成和沒完成,是同時存在的
只有打開黑盒子的一瞬間才會塌縮到一種可能性上
這種 “既完成又沒完成”
把人逼的 “既死又活” 的現象
把人逼的 “既死又活” 的現象
我們稱之為 —
薛丁格的專案
Schrödinger’s Cat 薛丁格的貓
|
本篇文章未完,你可以現在前往 Part2
也可以往下滑留下一些意見
0 comments